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好的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4-01-11 21:27:46


  我想问孩子们一个问题,在你的眼中,你的爸爸妈妈最在乎你的什么?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有很多。但是有一个应该会很普遍。那就是我们的学习成绩和排名,这真的重要吗?很重要,但我觉得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好的。

  家长们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,并且对孩子学习标准普遍要求过高,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。

  有关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,接受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,因与父母相处以及学习、考试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占60%以上。天津一中学的《关于中学生劳动现状与教育对策的调查报告》表明,70%的学生一天在家帮助父母干活仅占半小时左右,一些初一年级的学生甚至不会用墩布。河北省有关部门一份《关于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与状况调查报告》表明,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态度上,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区,选择“讲道理,让孩子明白家长苦心”的占82%,选择“为了让孩子学习,尽量不让孩子做家务、干农活”的占27%。带着父母血汗钱上大学的孩子不了解农民生活。片面的家庭教育的结果是孩子智力发育良好,但却自私自利、目空一切、缺乏自信心与责任感,从而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。

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《学习———内在财富》中,对“学会做人”有这样一段阐述:“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,即身心、智力、敏感性、审美意识、个人责任感、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,应该使每个人尤其是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,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,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,以便由他自己确立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,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。”人的成长是一个智力、非智力因素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。成功的关键在于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品质。国家督学周德藩认为,教孩子“学会做人”,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,要通过家长的言传与身教,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,努力教育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。

 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,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,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,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,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。事实上,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、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,他日后会成为健康、正直、乐观向上、有所作为的人。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、野蛮、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,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。

 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,应做到身体力行。现实生活中,一些家长说是说,做是做,言行不一,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,学会关心,自己却夫妻反目,婆媳相嫌;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,不断进步,自己却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。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,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,同时,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。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,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,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,流落社会,造成失足。因此,家长应通过学习,参加培训,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,与孩子建立平等、和谐、民主的家庭关系,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。

  我一直坚持认为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好的,因为我们一起成长,我们是同路人,我们可以很好地一起进步,一起分享欢乐和泪水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